一、我的一战
我的本科是浙江的一所双非,大三下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,认认真真的准备了至少七个月,一战上海大学,新闻与传播(专业学位)。
我一直不算是那种很努力的学生,运气也一直不太好,中考高考都稀巴烂,也总是和一等奖学金失之交臂。我的情绪控制也算不得好,一遇到紧张就会变敏感且脾气大,于是为了备考一个人在校外租了房子,那段时间又被前男友冷暴力分手了,一个人孤立无援,丧丧地边复习边生活。
2019年12月份,参加了第一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,政治英语正常发挥,并觉得专业课极其简单,自我感觉非常良好。考完专业课,出了考场,打开微信,上大新传群里一派欢声笑语,看来题目确实简单,我关掉手机,坐上回家的公交车,预估一下自己的分数,370+吧,美滋滋。

查看学校,联系导师,有鼓励有回绝,最多的是无回复。想着只要有个学上,天南地北我都愿意莽一莽,看着周围的朋友一个个上岸,心态越来越崩,直到调剂系统关闭,认清现实决定二战。很自卑很羞耻,不敢打开朋友圈,害怕看见上岸的朋友们发的消息,更害怕有朋友来问我考得怎么样。
二、我的二战
为了求稳,选择了广州大学的新闻学(学硕)
我的家庭条件还不错,家人都支持我二战,给了我很大的帮助。我在家里备考,担心复习到太晚影响父母休息,就一个人搬到一楼的客房,在客房里放了张小桌子,整天关着门,只是晚上出来和他们一起吃个饭,有点抑郁压力很大,幸好有男朋友一直陪伴我,虽然异地但是每天视频、语音,互相鼓励。
说实话,我的二战复习也不算认真。广大的专业课真简单,也只有三本参考书:郭庆光老师的《传播学教程》,田秋生的《新闻学概论》,还有一本大众传播研究方法。我另外补充了彭兰的《网络传播概论》,陈力丹的《新闻理论十讲》。在新闻实务练习上,我开通了个人公众号,对热点事件进行评述,目前原创文章字数已逾万。
关于公共课,一战时政治67,英二76,因此觉得自己问题不大,所以只做了3遍1000题,背了肖四肖八,刷了两遍的英一真题。
2020年12月份,我参加了第二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,政治无感,英语自我感觉糟糕,专业课比想象中难,甚至比去年上大考的难,有题目像是“休梅克-李斯的新闻生产模式”比较偏,凭着残存的记忆把所有的答题纸写得满满的,自我感觉良好。
查分那几天精神压力极大,男朋友帮忙查的分。
果然英语垮了,但总体满意,去年复试线375,应该能进复试吧,于是我着手开始准备复试。
初试排名久久不出,心里觉得有点不妙,偶然看到了学姐做的野生的排名,又如当头棒喝,382已经排到第8的位置,再算上未统计进去的,我的排名可能经10名开外,广大新传学硕招生计划很少,又听说没有扩招希望,大概率只有10个名额,顿时心慌,决定复试与调剂,双线进行。
三、我的调剂
今年广州大学的招生安排十分不合理,复试名单出的很晚,而且安排了21个人进入复试,复试比达到2:1,而且把线下复试安排在四月中旬(现在已确认为4月12、13),也就是说倘若一志愿考生没有被广大录用,就几乎失去了调剂的机会。
于是我更坚定选择了调剂,而把一志愿作为保底选项。调剂系统开放之前加了很多调剂群,纵使信息鱼龙混杂,也给了我很多帮助。
我的三个志愿分别填报了:上海政法学院、武汉体育学院、上海师范学院。
由于男朋友在重庆,后来我又填报了重庆工商大学,并很快接到复试通知,复试比2:1。意料之中,后来接到了重庆工商的拟录取通知,必须在12个小时内确认,非常纠结,父母都劝我接受拟录取,早点结束调剂安稳下来,他们太担心我又没书读,但我心里还是对一志愿念念不忘,而且当时接到了安徽大学的复试通知,最后艰难地拒绝了拟录取通知。
后来听说安徽大学调剂复试通知发了一百多个人,最终只录取约25个,心里苦笑原来自己只是个打酱油的,对被录取不抱任何希望,甚至想放弃,但鉴于安大复试免费,蹭超仿真模拟面试的心态参加了一下。结果觉得自己运气真不错:
1、时间上:安大复试大概在上午9点开始,我刚醒脸还肿肿的,也没来得及化妆打扮,吃完早饭头发一扎,9:40左右居然就轮到我了,还没来得及紧张就见到了老师们。当时老师们精力还比较充沛,对我比较有耐心。
2、题目上:安大的复试是很严谨的抽题,包括一道文史题一道专业题。我抽到的题目都比较简单,给了我很大的发挥空间,把老师们给我的时间塞得满满的,按照自己列的框架举例子,慢慢延展开来,虽然我觉得自己说的内容比较平淡没什么亮点,但胜在逻辑清晰,内容有理有据,有头有尾。
3、计分上:安大复试的计分只看专业课,回避了我公共课稀碎的现实,把专业课的优势放到最大。
4、其他:正赶上安大扩招,整整有二十几个调剂名额。
我做着广大复试的准备,做着具体规划,包括买机票和订酒店。结果,十分惊喜地收到了安大的拟录取通知,惊喜地直接掉眼泪。
啊这…我这就上岸了?做梦都没有想到,自己本科双非,一志愿也双非,居然有机会调剂到211,心里满满只有感激。至于一志愿广州大学,已经和老师联系过说明了情况,为广大的一志愿姐妹们多留了一个坑。
四、总结
纵观我的考研经历,我真的很普通,但从前期的又惨又丧,到后期的运气爆棚,充满了戏剧性。
我总是想,要是一战的是广州大学,我是不是有很大概率能一战上岸?要是安大复试计分按的是公共课,我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上岸?至今感觉很梦幻。
我想给大家提一下建议:
1、择校不要冲热门,如果实力不是很强,尽量不要选择新传考研机构热推的学校。
2、进入一志愿复试的同学,不论名次如何,可以两手准备,保证自己有书读,但高分考生不要仅仅为了“模拟面试”挤占别人的复试机会。
3、谨慎二战,全脱产二战需要承受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,最好得到家人的支持。
4、复试的时候,尽量多说,表达完整,展现逻辑,自信一点落落大方,注意礼貌。
5、能不考新传就别考新传,太卷了。
6、有时候不是你不够优秀,是运气太差。
7、多做练习,多写评论,亲测真的有用,不仅能帮助应试,也能提高思考和写作能力,真心觉得收益极其极其极其大。
总的来说,我并没有教人如何学习新传,如何准备考试的资格,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有很大的漏洞,此文仅是我二战考研的经历记录。
希望我和正在阅读此文的各位,未来顺利。
考研领路人
关于《奇妙的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调剂体验》的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完了,如需了解更多,可继续查看考研调剂信息网的教育心理文学栏目。